從社會學角度看香港的教育制度

 


 

 

香港的現代學校教育雖然發展得很早¸但真正達致普及和政府全面資助¸卻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事¸正如其他英國殖民地一樣¸早期的殖民地政府並不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教育發展¸因此早期興辦的現代學校¸均是由傳教士及教會所創立¸故此¸直至五十年代中期¸官立及資助學校仍只佔全體學校的三成; 1966年九龍暴動以前¸官立及資助學額亦只佔總數的一半¸1966年及1967年的暴動以後¸香港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的改革, 其中一點是針對要提供較佳的接受教育和就業機會¸改善居住環境¸增加青年福利和康樂設施¸以及讓青年參與社會事務而培養成一種有所歸屬的感覺」¸結果¸香港政府就在1972年承擔起全面的免費小學教育¸而在1978年更進一步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隨著教育逐漸普及¸教育工作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再加上政府在教育制度的改革¸除了產生一些功能面外¸更產生了一些衝突面。

 

九年免費的強迫教育¸的確可以使青少年接受較佳的教育機會¸但在現今香港的教育制度中¸其實在實行精英制¸教育署在升中派位中取消了學能測驗¸以校內成績為主要依據¸把五個成績組別改為三個¸成績好的仍有優先選校權¸而在學校內亦會因應各人的成績和表現而編班¸成績較好的一班學生¸會接受較積極的培訓¸其目的是希望集中培育精英¸將人才與非人才分流¸選擇適合的人才修讀適合的課程¸但是¸實際上是將學生分化¸令資質較差的學生無法得到更好的培訓¸從而在學校內形成了兩類階層的學生¸形成績效精英主義; 除此之外¸教育署亦實施了「直接資助計劃」¸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發展一強大的私校體系¸精英制的教育制度更顯然易見¸一些名校只要加入「直接資助計劃」¸便可依「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結果」優先取錄學生¸「可以自由挑選來自本港各區的學生」¸「更可收學費」(即一定程度受支付能力影響) ¸並可將低下階層的學生拒諸門外¸一切的條件似乎特別優待上流社會階層的家庭¸那麼¸富裕家庭的孩子¸便會集中入讀這些「直資」的名校¸長此下去¸便會在香港中學制度內¸製造一批聚集了大部份中上階級子女的中學¸它們更因「直資計劃」的優待¸而能享有較大的辦學自由及較豐裕的物質條件¸結果使香港教育制度內的績效精英主義受到進一步壓抑¸相反¸卻使世襲精英主義更鞏固。

 

除此之外¸教育署在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考試結果中¸發現考生用中文應考的成績比用英文應考的成績為佳¸亦發現中學生的英文水準普遍不理想¸未能應付全英語的教學方法¸因此推行「中學語文分流」–即母語教學¸將未能錄取足夠數量「能用英語學習」學生的中學¸強迫改為採用母語教學¸其出發點是希望令英語能力不足的學生更易吸收課本上的知識¸但是¸香港要維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再加上社會人士對英語的優越感¸而另一方面¸中學生升讀大學後¸需要採用英語教學¸因此¸大部份的家長及學生都不願意入讀母語教學的中學¸結果¸確認了英語教學在中學教育中的支配地位¸母語教學淪為次等和非自願的教學 : 其結果亦會對中學生以至各中學造成很大的壓力。

 

再者¸香港中學生的英語能力是與他們的家庭背景顯著相關的¸而且在愈低年級相關性就愈強¸意即若我們在中一時把學生依據其英語能力來分流¸其結果會造成香港中學體系內出現明顯的階層分隔¸並形成了一個特殊階層¸這階層內的中學可以用英語教學¸因而可以吸納學能較高而且家境富裕的學生¸這無可避免地必然成為所有家長爭相趨附之目標¸對比那些被強迫和非自願情況下接受母語教學的中學¸中學生及家長¸便形成了一個以英語能力為分界的分層制度。

 

香港的教育制度日漸走向精英化和不公平¸其實¸香港學校教育的政策及制度取向應強調公平均等¸即給予全體學生根本的尊重¸盡量減少過早的、無謂的分流、分級以至分層。同時¸盡早給予不利者或欠缺者充分的補償教育。惟有這樣¸我們的學校教育制度才不致過早窒息及扶殺香港社會極需要的才智。

 

 

 

參考書目 :

1.      2000 何安達 許冬華《香港2000社會趨勢與政策分析》

2.      1998 曾榮光《香港教育政策分析 : 社會學的視域》

3.      1989 郭康健《透視香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