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研究背後問題和資源誤用 
 

引言

全港約有一成學生患有學障,並散佈在各類學校之中1 讓這些學障學童進入普通學校就讀就是融合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它的定義是讓不同程度殘疾學童2進入普通 學校就讀,和其他學生一同學習相同的課程,學會互助、互信、諒解和接納別人的困難,挑戰自己,建立信心。 而本文主要的中心論點是反對不斷把大量資源投放於普通學校以推行融合教育,而不把資源投放於特殊學校中推廣更具優勢的「隔離教育」。 
 

融合教育的背後

全球關於特殊教育的權威《沙拉曼加宣言》4中指出,「全民敎育」 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元素,而「融合教育」則是教育制度裡的「崇高理念」,宣告中提及每個兒童都有基本的教育權利5和發揮的空 間,以預備未來進入社會。但融合教育的背後,能否保證每一個特殊學生都能在正常的學校中享受一個不受歧視不受 威脅、歧視和排斥的生活呢?相信麥媽媽6的經歷能反映出真實的現象。

香港的教育制度幾乎被社會一致認定為填鴨式和精英主義, 那麼這樣的「高壓力」和「高目標」的學業要求只會令特殊學生感到氣餒和挫敗,既然如此, 特殊學校似乎更能培訓出特殊學生達到一個「可接受的」的知識水平,那麼為何要把他們為這個「崇高理念」而犧牲品, 使他們遭受別人的白眼,甚至以偏蓋全地高舉一至兩個成功例子,而掩蓋了融合教育背後的問題呢? 
 

宣告又提及學校當盡力營造使特殊學生可自由發揮的環境, 但每個學童都有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及學習需要,而在普通學校的高限制和系統化的制度下,就請不要期望特殊學生能從中自由發揮7。例如, 愛畫畫的特殊學生肯定不能滿足於一周只有一小時的美術科,愛電玩的特殊學生,更加不能在普通學校中被滿足, 那麼學校又怎樣提供一個適合的環境,使一個語言或讀寫障礙的學生投入於語文課之中? 在他們的特殊需要和被滿足之中,往往需要都會被忽略,最終必使特殊學生對學業反感。 
 

我同意給予全民均等的就讀機會,並不等於全部學生的個人權利都受尊重8 因為把特殊學生放置於普通學校中,不但是違背「因材施教」理念,而且是引他們入挫敗的瓮中。從公開考試中的特別安排來看, 雖然公開考試為特殊學生提供了延長作答時間、點字或放大試卷等安排,但政策只惠及非智力特殊學生, 對智力特殊學生來說,根本他們一旦進入公開的考試及評核制度中,面對同一份試題, 就只會換來一份強差人意的成績單和承受因力有不逮的自卑感。 
 

政府一直認為「『隔離教育』窒礙了特殊學生的全人發展, 也阻礙了社會邁向包容接納的理想的步伐,所以必須儘量把智力特殊和非智力特殊學生引導去普通學校接受『公平教育』」9 我認為個取向只會令本來在特殊學校的學生所有笑臉一張一張地消失,而且還把這個尊重差異,因材施教的另類教育方式──隔離教育(isolation)──或因受到文字上的誤導或爭取文明的認同10,而把其好處拋諸腦後,反而把「隔離」一詞解讀為忽略、 抑制、排斥、漠視和邊緣化特殊學生,甚至把重視個別輔導和照顧的隔離教育被詮釋成促成「社會操控」和「社會分隔」11的原因, 最終將會出更多被社會風氣吹進普通學校,最後卻後悔的家長。 
 

第二,我認為融合教育中的「崇高理念」 是不設實際地和倒行逆施地把教育推向理想化。把「崇高理念」生吞活剝地要求特殊學童照單全收,忽略特殊學生的學習需要, 操縱特殊學生的學習模式,甚至是置特殊生被其學生欺凌於不顧12,所以談「包容接納的理想步伐」之先, 為何可以在保障學童安全和基本課堂資源不足下推行呢? 
 

資料分配和資源誤用

政府每年提供十二萬元津貼取錄一至六名需要特別支援學生的津校, 亦會按每年每名二萬元津貼額計算津貼第七名及以後的學生,而每所學校每年可獲的津貼上限為一百萬元。但林校長指出, 直資學校只會獲按人頭的學生單位成本津貼,而且若特殊學生津貼同樣按全港學生平均金額計算,每人可能只有數百元, 因此學校能撥出支援特殊學生的資源實際上不多,故推行融合教育甚為困難13 
 

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若取錄特殊學生, 資源分配必定是一個大問題。首要的問題是,資助未必令每個推行融合教育的單位都可受惠,例如,在新資助模式下, 每名津貼中的特殊學生每年只獲得一萬或兩萬元的資助,若學校中只有15位以下的融合生,其所得之撥款更不足夠聘請一名額外的資源教師14。另一方面, 雖然直資學校可自由地分配資源去支援這類學生,但若集中支援特殊學生,則變相對其他學生不公平;若不, 學校則會被評為歧視特殊學生,直資學校實在陷於兩難之中15 
 

當資助成功到達學校時,同時會引發四個問題。第一, 普通學校雖然有有一筆過的撥款去添置特別儀器與教具,可是,眾多類型的特殊需要需要不同類型的輔助儀器, 若當某一類型特殊學生人數增加時,將要花金錢添置針對性的輔助儀器,當某一類型特殊學生人數減少時,那些儀器則被棄置於儲藏室中, 令儀器的成本效益十分低,同時會引申出另一個收生不公的問題──學校會因應儀器的數量而取決取錄某一類型特殊學生。這樣, 為何政府不以「借」的形式去給予學校針對性資源?或是直接資助家長去買儀器?甚至豈不直接資助特殊學生集中的特殊學校中, 使儀器成本效益大大提高呢? 
 
 
 

第二,隨班就讀方式把特殊學生隨機分佈在不同班別中, 不但為課堂增添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正常學生的正常進度,令教學效能降低16,額外資源將會撥為補足降低的教學效能。 另一方面,一個額外的資源教師不足以應付分佈在不同班別中的特殊學生。屆時,將不能排除「 把有行為或情緒問題的特殊學生在某一固定時間抽離班課,作『個別輔導』」, 使政府一直嗤之以鼻的隔離教育方式在融合教育的方式中暗暗進行,造成「陽融陰隔」。  
 

第三,更令人可惜的是,有時像吳仰明校長一樣, 想聘請具教育心理學家專業資格的資源教師都未必是易事。在香港具專業資格的人才欠奉下,最終都只能靠學校教師、 社工盡力而為,所以吳校長對融合教育的評語是「令老師壓力大增,學生出了事誰負責呢?人都不夠政府還要辦融合教育,嘥氣啦!」17 
 

最後,政府每年會定期派出教育心理學家,去為特殊學生的作出學習進度評估, 並以其機制去釐定政府所發放學校的特殊教育津貼限額,由於這個評估的結果直接影響資助的金額,所以這制度也少不免會像TSA18一樣,為學校帶來緊張, 對教師構成壓力,甚至為特殊學生帶來額外的操練。 
 
 

特殊學校的優勢

反觀特殊學校,現時本港有特殊學校60所, 其中雖然視障學校較集中於港島,聽障學校則集中於九龍區,但一般為肢體傷殘兒童和智障兒童的學校服務是足夠的, 而且它的輔助儀器充足,資源豐富,而且校內教師更加是某一兩方面的特殊教育專家, 教育局亦會資助特殊學校,對校內的專職醫療人員、社會工作人員、護理人員及宿舍部人員提供資助和訓練。 難得大量照顧特殊學生的人才集中於這類學校之中,為何還要擴至全民皆兵,使每位普通學校教師也要有「特殊能力」呢? 
 

特殊學校學生具更多資源發展

此外,從比較普通學校和特殊學校的資源比例,可見融合教育的現況暗淡。第一, 政府為特殊學校內的特殊學生提供了每年約十六萬的資助,而只為普通學校的特殊學生提供約一萬至兩萬資助; 而特殊學校的每班學生人數一般介乎8至20人,教師與班級的比例為每班1.5名教師,而普通學校一班為40人, 教師與班級的比例為1.3名,可見特殊學童在特殊學校中一向會獲更多資源和教師的照顧。 同樣地,特殊學校中的社會工作者與特殊學生的比例一般為1:100,實用中學辦學團體每辦30特殊教育班,可聘1名教育心理學家, 而在普通學校社會工作者與特殊學生比例一般為1:2000,而普通學校的辦學團體,平均每辦約300班,才能聘用1名教育心理學家, 可見社會對特殊生在正常中的支援是非常缺乏和不合理,所以在缺乏資源下,不見得普通學校能提供一個更適合的環境于特殊學生19 
 
 

結論

融合教育推行至今,當中必定有「令人嚮往」的成功例子, 包括每星期會花上數小時為學習困難的學生預備教材的袁老師20 為女兒攻讀美國大學心理學課程的媽媽和每天花六七小時跟進功課的爸爸21;一學年花上百萬元,並聘請專家作顧問的卍慈中學22 但可惜這些「令人嚮往」的新聞卻未能改變家長的看法,即使超過2,000名普通學校教師接受6至10小時的校本培訓, 卻被家長視為培訓不足23。所以在欠資源配套下的融合教育,連特殊教育系專家吳武典也承認,融合教育會出現顧此失彼、 未能融合、干擾課堂的現象,同時亦引起欺凌問題24又令其他學生資源被分薄25和進一步提升教師壓力,造成「全輸」 局面。似乎「撥融反隔」,重新審視隔離教育的可行性,把資源調配至特殊學校將會是特殊學生和其家長的喜訊。 
 
 
 
 
 
 
 

參與資料

  1. 不放棄任何學生 ── 回應教統會教育改革建議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99.12,瀏覽日期:20-12-2008

    http://www.hkptu.org/educatio/edurev/edrev99d.htm

  1. 日夜顛倒為學障童編教材 三教師助特殊生獲教學獎(2008-07-08):《大公報》A27
  2. 立法焦點:融合教育的努力與挫敗2005.11.14 ,瀏覽日期:24-12-2008

    http://www.cheungmankwong.org.hk/legalpoint/486leg.html

  1. 立法會十題:就讀於普通學校的自閉症學生(2007-12-19):《新聞公報》
  2. 冼權鋒, 杜秀慧編(2000),〈邁向成功之融合教育〉專題計劃,《 融合教育教資培訓實踐》,(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3. 直資校照顧資優生盼加碼(2008-10-13):《星島日報》
  4. 香港學童被欺凌研究暨融合教育評估,瀏覽日期:18-12-2008

    http://www.cuhk.edu.hk/ipro/pressrelease/020612.htm

  1. 為學障女攻讀心理學(2008-06-23):《大公報》A06 教育
  2. 教育政策常變師生不勝負荷(2008-10-12):《新報》A11 時事新地
  3. 陳漢森:(2008-09-23):有特殊學習需要,《明報》,D05 時代 教育心語
  4. 融合教育非絕對選擇(2008-10-30):《星島日報》F03家長版
  5. 為學障女攻讀心理學(2008-06-23):《大公報》A06 教育
  6. 黃顥華,朱嘉穎(2002),《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 ,(台北:師大書苑出版社),頁3-26
  7. 學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的推行情況及成效,瀏覽日期:18-12-2008

    http://www.legco.gov.hk/yr04-05/chinese/hc/sub_com/hs52/papers/hs521125cb2-512-1c.pd